当第一缕阳光穿过云层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松花江上,美丽的江鸥时而展翅高飞、时而拍打水面;当人们在鸟语花香、色彩斑斓的江畔公园,休闲散步、嬉戏玩耍;当人们畅游在银装素裹的查干湖,感叹冰湖腾鱼的奇观 … …这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画卷是我市始终坚持“大生态、高站位”,严守“高中底”线,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不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,以高水平生态保护助推美丽松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。
在绘就生态宜居、幸福松原这一课题上,我市科学谋划、精准施策,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,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向好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:环评审批主动对接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93个;完成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审核,上报率100%;编制完成全市生态环境领域项目谋划工作手册,确定生态环境治理类项目37项,推动十大生态环保项目建设,已入中央库项目5个;完成重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升级,数据传输更有效率更稳定;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综合评估位居全省前列,成功创建市级“无废细胞”32个、择优推荐省级“无废细胞”4个;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我市获评优秀等次,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考核我市排名第一,连续三年获评优秀等次;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设,实现首个“勇当先锋”目标;超额提前完成“十四五”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目标;“吉林油田二氧化碳捕集埋存与提高采收率技术”入选生态环境部2023年绿色低碳系列典型案例。
大气污染治理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持久战。为让市民群众享有更多蓝天白云,我市持续推进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,争取到位中央专项资金5640余万元。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问题排查整治,发现89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。健全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机制,完成新车信息公开及配置核查509台、机动车路查路检489台,累计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2088台。检查检验机构216家,暂停接收数据13家次。压实秸秆全域禁烧责任,划定“五级”监管网格近9000个,出动人员近8.6万人次,阶段性成果明显。强化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,与通辽、大庆签订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,协同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。
水是城市的灵魂和命脉,水环境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。我市水资源丰富,为让水更清、河更畅、湖更美,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河长制办公室完成松花江、嫩江、拉林河、霍林河、查干湖等重点流域水环境专项检查,发现问题立整立改。按月巡查入河湖排污口189个,巡查水源地等重点区域98次。强化已消除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生态环境,完成无名泄支水质监测工作,实现不返黑返臭目标。推动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试点工程建设,联合前郭县政府完成查干湖保护区生态环境领域调研,加快查干湖国控点位氟化物源解析及防控对策研究、查干湖省控断面污染原因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、大安灌区退水对查干湖水质影响研究等工作。国家、省环科院专家以及省生态环境厅领导实地调研,帮助谋划查干湖水生钢结构制造态保护项目。
土壤是万物生长的根本,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。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是落实市委钢结构制造、市政府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,市生态环境局调整《松原市土壤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》,14家重点监管单位全部完成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工作。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,年度159个行政村治理(管控)任务全部完成(当前完成124个,预计年底前超额完成)。完成受污染耕地溯源排查,提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地块15个,转为“一住两公”地块5个。建设完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项目,全面摸清本底、掌握详实情况。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禁养区问题隐患排查全覆盖。推进清洁生产审核,确定清洁生产企业7家。实施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排查、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环境隐患排查、核与辐射隐患排查等行动,6家废铅蓄电池收集经营企业纳入危险废物跨省转移“白名单”管理,检查核技术利用单位213家、放射源322枚,全市辐射环境保持“零”事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