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云(中国)Kaiyun·官方网站-登录入口

迈钢结构制造出新步伐 八份报告看梅州县域新动态

作者:小编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27 16:22:05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  新年伊始,是回顾与展望的时刻,也是出发与奋斗的时刻。连日来,我市各县(市、区)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具体部署,为今年县域发展制定“施工图”“任务书”,吹响了“迈出新步伐、干出新作为”的奋进号角。今天《迈出新步伐》专栏,我们通过八份报告看梅州县域发展新动态。

  记者 贺晓博:2024年,对梅州来说,是极不寻常、极不平凡的一年。这一年,梅州克服各种困难挑战,有效应对大灾大考,扎扎实实办好梅州的事,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,成绩实属不易新闻动态、难能可贵,更是各县(市、区)勠力同心、共同拼搏的结果。

  这一年,梅州预计“四上”企业净增200家以上,GDP百亿元以下县全面清零;9个首批典型镇美丽圩镇建设成效显著,松口古镇、黄槐军旅特色小镇加快建设;10个“产业社区”和358个县级“产业村长”引领乡村产业振兴;蕉岭入选全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,丰顺“老旧小区+片区改造”模式全省推广,大埔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,兴宁超级双季香稻年均亩产再创世界纪录……我们兴产业、优环境、抓改革、强服务,“百千万工程”加力提速。

  这一年,梅州落实《梅州方案》和省《若干措施》,17个省级单位出台融湾配套文件,主平台、广梅园、蕉岭园均获省考核“优秀”,融湾园、丰顺园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。市级“反向飞地”启动运营,梅龙高铁开通运营,兴宁、五华结束不通高铁历史,蕉岭长潭水库扩建工程纳入国家项目,梅州综保区全域封关运营……我们深入实施“六大工程”,深挖政策潜能,用好帮扶力量,强化项目建设,苏区融湾成效初显。

  这一年,梅州经开区获评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,蕉岭塔牌集团跻身全球水泥产能50强,梅县区宝新能源、嘉元科技上榜“2024广东企业500强”,大埔县新型陶瓷产业园动工建设,丰顺宇星阻燃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……我们坚持实体经济为本、制造业当家,坚定不移狠抓发展第一要务,推动经济持续向好、行稳致远。

  这一年,梅州林分优化31万亩、居全省前列,森林覆盖率74.67%、钢结构制造全省第一,梅江区获评“绿美广东竞风华”全省第二,梅县区、平远县、新铺镇改革案例入选全省集成式改革典型……我们促绿美、惠民生、抓改革、强党建,幸福底色不断擦亮,动能活力更为强劲。这些成绩为梅州在新一年里更好地扛起新担当、作出新贡献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  记者 贺晓博:迈过2024年,翻看8个县(市、区)对新一年工作的部署安排,“实干”二字,贯穿始终。实干为要钢结构制造,创新实干、聚力实干、真抓实干……谋发展只争朝夕,重实干时不我待的信心和决心跃然纸上。

  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、“十五五”规划谋篇布局之年,做好新一年的工作尤为关键。

  记者 贺晓博:2025年,怎么干?“头号工程”重若千钧。围绕“百千万工程”“三年初见成效”目标,梅州各地抓县域发展、城镇提能、乡村振兴,推动兴业、强县、富民一体发展。

  梅江区推动梅州经开区产值突破120亿元;梅县区打造松口“南洋海丝路·客侨第一镇”;兴宁市全力建设黄槐“军旅第一镇”;平远县锚定“三个百亿”发展目标,持续构建“三产融合、三产齐飞”发展格局;蕉岭县统筹新型城镇化、农文旅融合和食品工业培育试点;大埔县做大做强现代农业,打造一批“强镇富村”“强村富民”样本;丰顺县加快推进各镇“光伏+建筑”应用示范项目建设;五华县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……梅州大地,正绘就“百千万工程”壮丽画卷。

  记者 贺晓博:2025年,怎么干?记者观察发现,梅州各县(市、区)对新一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时,都强调了“融湾”。

  比如,蕉岭在省界打造广福园区融湾桥头堡,平远加快推进平远(南沙)科创产业园和国际经贸合作中心等融湾“双向园区”建设;丰顺全力推动汕梅高速改扩建;兴宁提出“一核三极”发展路径,打造苏区融湾先行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窗口;五华大力发展“高铁经济”,凸显融湾“最前哨”优势;大埔建设好县级“反向飞地”,打通特色农产品出山通道;梅江区深化拓展产业共建,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“首选地”;梅县区加强基础设施“硬联通”,全力抓好武梅高铁、瑞梅铁路等项目建设……梅州各地全力推动各项融湾政策加速落地,加快产业融湾、提速交通融湾、推进机制融湾。

  记者 贺晓博:另外,“拼经济、抓项目、强招商、促发展”也是各县域新一年发展的高频词。

  发展势头如何,关键看大项目。细看下来,不同县(市、区)的大项目,所涉及的重点各有不同。兴宁市,全力打造军民融合(国防教育)发展高地;大埔县,强化能源产业压舱功能,推动大埔电厂二期建成投产;丰顺县,一体推进丰良、茶背、汤西3个跨镇域扩容园区建设;五华县,加快建成国道G238线县城段改线工程、梅蓄电站二期等项目……

  招商引资,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源头活水”!坚持“一把手”招商,梅江区力争今年招商引资项目实现计划投资额90亿元以上,梅县区确保完成新签约项目投资86亿元;以招商拓增量,平远县围绕先进材料、装备制造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;搭实招商引资平台,蕉岭县支持帮助企业参加世博会等国际大型展览展示平台……

  新的一年,咬定制造业当家不动摇,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,以加大创新、增资扩产、扬帆出海等不同方式应对当下挑战,也是各县(市、区)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。

  记者 贺晓博:2025年,怎么干?“改革”“开放”“创新”等关键词被反复强调。它们在县域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

  记者观察发现,各县(市、区)谋发展的“版图”,聚焦县域改革,全域土地综合整治、避险搬迁、行政审批“两个100%”、国资国企改革;聚焦县域开放,坚持“五外联动”,做好“侨”文章,钢结构制造主动融入“双区”建设;聚焦创新发展,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、钢结构制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等;这些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
  一分部署,九分落实。新一年工作的“施工图”“任务书”已经绘就,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。梅州各县(市、区)将以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,“拼出”梅州发展崭新气象。

搜索

网站地图